Sunday, August 10, 2008

【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】 故事書V.S.大能力(下)

【內容摘錄自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》一書,時報文化出版,汪培珽著】

*邏輯能力
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兒童書店裡那些還不會讀字、只是靠著繪圖,就能一本書接一本書看了起來的孩子們;他們是根據繪圖中的前因後果,再加上自己的邏輯推論,而完成「讀書」的動作。這就像是「看圖說故事」,看的圖愈多、說的故事愈廣,邏輯推理的能力自然就更得以發展。

推薦書目:《爺爺一定有辦法》、《三隻小狼和大壞豬》、《公主的月亮》

*機智能力
「遇上問題的臨場反應」關係著人的機智能力,但是在孩子單純的生活中,並不會真的經常上演這些需要機智反應的情節。不過,故事書中倒是有很多「不知道怎麼辦才好?」的處境呈現在孩子面前,透過每個作者的穿針引線、旁敲側擊或抽絲剝繭,終究會出現一個令人莞爾或豁然開朗的答案;而這些故事主人翁的機智反應,讓孩子彷彿也身歷其境地走完了這些過程。孩子是需要啟發的,機智能力當然也不例外。

推薦書目:《阿文的小毯子》、《聰明的小烏龜》、《看誰在搞鬼》

*幽默感
我不知道學理上所謂的「大能力」,有沒有包括「幽默感」在內,但這卻是我個人偏愛的特質,我希望自己是個充滿幽默感的人,也喜歡和有幽默感的人在一起。其實,絕大多數的人遇上幽默感,應該都是愉悅而開心的,它可以拉近距離、緩和衝突、化解尷尬,使自己和別人都得到精神上的積極慰藉。兒童故事書裡的幽默感,多得不勝枚舉,不論用字遣詞、故事結局都是如此,甚至光是繪圖,也可以蘊含著無限的幽默感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:一隻母雞邊跑邊生蛋,而且蛋還朝空中飛去;我也還清楚地記得,孩子指著這隻天不怕地不怕的母雞,笑得東倒西歪、樂不可支的模樣。

這些從故事書中自然浮現出來的幽默情境,並不是日常生活裡所能遇到的、更不是一些搞笑卡通所能提供的。要讓三歲小孩體會真正的幽默感並不容易,但舉手可得的故事書裡卻處處得見,而且常常幽默到連我這個大人讀起來都拍案叫絕,不得不發出讚嘆之聲呢。

我喜歡稱這些幽默故事為孩子版的「心靈雞湯」,不論是逗出孩子的哈哈大笑或淺淺微笑,好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接觸到它們;如果讓孩子的童年錯過了這些書,也確實太可惜了。
推薦書目:《我不知道我是誰》、《有趣的小婦人》、《明鑼移山》

認知科學學者洪蘭在其著作《講理就好》中,曾經對智慧下了新的定義—在新的環境中適應新情境的能力。

這讓我聯想到女兒升小學一年級的暑假,我們曾到美國探親,於是就順便想送一路讀美語幼稚園上來的女兒到當地學校體驗一下。第一天進入美國學校之前,我什麼話也沒對她說,她也什麼事都沒問我,只見行政人員帶她進入一間教室,隨後全班就被帶到體育館自由活動。其實,我當然暗自擔心她在學校第一天,新環境加上新朋友,會不會放學後就告訴我明天不想再去了呢?

學校規定下午四點到六點是接孩子的時間,我於是四點一到就急急趕去,沒想到她卻是滿面笑容,第一句話就對我說:「媽媽,妳明天可不可以六點再來接我?」我真的很驚訝,她的適應力怎麼會這麼好?因為她並不算是個非常外向的孩子。

當然,適應力好壞的成因不會只有一種,但不是有人說「打開一本書,就打開了一個世界」嗎?她既然看過了千百個世界,只是再多經歷一個,又怎麼會難適應呢!

原文出處【優雅生活館
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