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August 27, 2008

【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】 故事書V.S.專注力與閱讀習慣

【內容摘錄自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》一書,時報文化出版,汪培珽著】

有一回,我從書店買了五本新書回家,當時三歲的兒子和五歲的女兒很興奮地在客廳沙發上排排坐,準備聽我唸新的故事書;剛巧這時孩子的爸爸租了一捲錄影帶,也準備進房間去看他的電影,一個家、兩個空間,各自進行著不同的活動。結果,看完一個半小時電影的爸爸,走到客廳時驚訝地大叫:「你們三個人怎麼還坐在這裡講故事啊?木乃伊都不可能像你們一樣坐這麼久!」

三歲的孩子,可以連續聽一個半小時的故事而不離開位子,這意味著什麼?除了故事很好聽、他已經愛上聽故事之外,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:這個孩子很專心。

*聽故事是培養專心的好方法
「專心」在孩子未來的學習過程中,重不重要?

父母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,不論在上課、畫畫或從事各種學習時,都能展現專心的習性,因為在聰明才智等其他因素都先不談時,能專心的孩子,在學習上就事半功倍了許多。然而,專心又是如此抽象,甚至抽象到超出父母所能掌控範圍之外。我們可以強迫孩子回房做功課,卻對孩子會不會專心寫完功課似乎無計可施;我們可以約束孩子的外在行為,卻無法規定他們的腦袋要想些什麼。

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,藉由唸故事書給他們聽,來慢慢培養他們的專心度,就是一個好方法。這是長期的培養與練習,無法一蹴可及。我們可以視孩子天生的氣質和興趣,慢慢將聽故事的時間拉長,從一次十分鐘、十五分鐘,慢慢往上增加。若是孩子每次聽故事,都要我們唸到精疲力竭才肯罷休時,這些聽故事的機會,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孩子專心的習慣。


*靜態的閱讀,更能養成專注力
但是,我的一位朋友卻提出了這樣的疑問:「我的兒子看電視也很專心啊?」
認知科學學者洪蘭曾提及:「電視螢幕是每秒二十四張的連續畫面,眼睛無法倒退回去尋找前面的資訊。」聲光音效加上應接不暇的畫面,只需要人腦短暫的專注力;而之前提到的想像力和思考力,在此時是無法派上用場的。但是聽故事對小孩來說,由於他們面對的只有許久才翻一頁的繪圖,既沒有聲光音效、也沒有快速轉換的畫面,這樣靜態的活動,將會需要較久的專注力。

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機會接觸這類靜態呈現、又需要專注力閱讀的書本,反而總是讓電視或電玩來填補生活的空檔和休閒,等到入學後,父母才發現孩子不專心的問題十分棘手,這到底是孩子的錯、還是父母的疏忽呢?

從孩子上小學開始,對於他們的功課,我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協助或加以督促。看看小三女兒的期中考,光是國語一科,八課的生字就有一百多個,如果她沒有專心的學習能力,實在很難去應付當今如此多樣的學習環境,而且還能每天快快樂樂去上學。

故事書V.S.閱讀習慣

會彈琴的人,可以用音樂豐富生活;會畫畫的人,可以用創作滿足人生;會閱讀的人,可以永遠不寂寞。彈琴、畫畫似乎可以靠後天練習養成;那麼愛上書、喜歡閱讀呢?坊間好像沒有這樣的才藝班,要教養出這種孩子,於是變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願望。父母送孩子學才藝、學語文,時間、金錢花得無怨無悔,那麼更重要的閱讀習慣,又該如何養成呢?

*唸得夠久、夠多,孩子就愈能體會閱讀之樂
書和孩子不是天生就會互相吸引的,我們幫孩子唸故事書,就跟商品在做廣告一樣,只要廣告播得夠久、夠好,我們就會愈發認同這項產品的可信度;同樣地,只要父母的故事唸得夠久、夠多,孩子就愈能發現書本帶給他們的愉悅感覺。

讓孩子愛上書本、主動閱讀的秘密在哪裡?就是父母要不間斷地幫孩子唸故事書,而且從愈小開始愈好。就這麼簡單嗎?沒錯,而且這是父母最積極主動的做法。「積極主動」乃是造就成功的基石,我們不能只是聽天由命,光想靠老天爺送我們一個天生愛書、喜歡閱讀的孩子而已。

「沒學過注音符號,就直接去上小學」—我為什麼對兒子這麼有信心,敢讓他輸在起跑點?其實,對從小飽聽故事書的孩子來說,故事裡豐富的背景知識和語彙基礎,就是讓他們得以從容面對各種學習的根本;而他們在學前對語文長期的耳濡目染,就是我對他們的信心來源。

當孩子熟悉了注音符號之後,我還是繼續唸故事書給他們聽。由於聽力會走在閱讀力之前,三歲的孩子可以聽五歲程度的故事書;五歲的孩子,則可以聽國小程度的故事書。會不會認字的「技巧」並不是重點,對書本有沒有「熱忱」才是關鍵。技巧可以靠短時間密集學習,但熱忱可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了。

*別光「叫」孩子看書,請直接拿書「唸」給孩子聽
女兒在完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形下,直到小學二年級才真正開始主動閱讀書本裡的文字,面對這麼久的「自動自發醞釀期」,換成是大多數的父母,早已心急如焚—「注音符號學了這麼久,怎麼還是光看圖、不讀字呢?」「老師規定的圖書館借書,明天就要還了,怎麼連看都還沒看呢?」

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;不要光用嘴巴「叫」孩子去看書,請直接拿起書本「唸」給孩子聽。所有優良的教育方式都無法速成,只要我們持續地唸故事書給孩子聽,一旦將「自動自發閱讀」的開關啟動之後,父母只要順水推舟,確定孩子身邊的書本不虞匱乏,這個一輩子受用的閱讀嗜好,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。

原文出處【優雅生活館

↓展開全文

Tuesday, August 26, 2008

Shout out to Lusia!

小羽對媽媽新髮型的看法,提到Lusia阿姨時非常害羞。

小羽在片尾提到他很瘦,因為他覺得瘦的才是Iron Man,胖的是壞人。









【圖片敘述】
小羽在八月攝於學校的play groud

↓展開全文

Saturday, August 23, 2008

手忙腳亂的蘇家兄妹秀

看哥哥表演機械舞,看妹妹表演倒立,還會放開一隻手喔。

不過這段影片最好笑的地方,應該是看導演爸爸努力讓兩個小朋友順利表演。哥哥的配合度比較高,妹妹先是趁亂跑到一旁偷穿哥哥的拖鞋,接著無聲無息地走到哥哥旁邊喝水,邊喝邊看哥哥耍寶。

幸好毅力堅強的爸爸沒有放棄,不斷說服妹妹表演。皇天不負苦心人,妹妹在出奇不意的情況下開始倒立,而且越倒越High,一邊倒立一邊丫丫叫~

採排時的手忙腳亂,看爸爸很努力叫兩個小朋友乖乖配合。


賣力演出的正式表演



【圖片敘述】
我們家地板每天晚上都有整理乾淨喔~~~

↓展開全文

Wednesday, August 20, 2008

各個超級英雄的表情

蘇小羽的搞笑天份不知遺傳到誰?

這天,他學起各個超級英雄的表情,依序是變形金剛「Optimus Prime」、綠巨人、鋼鐵人、蝙蝠俠、超人、變形金剛的「大黃蜂」。

他表演得非常認真,請眾看倌發揮一下想像力囉!



【圖片敘述】
小羽改良的鋼鐵衣,後來發現穿戴兩節(上節黃色下節紅色)不好行動,所以穿一次就放棄了。

↓展開全文

Tuesday, August 19, 2008

【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】書中自有好品格

【內容摘錄自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》一書,時報文化出版,汪培珽著】

忠孝節義的大道理,光是透過教條式的訓話是無法深入人心的。然而藉由故事書的情節,有些難以解釋的道理,卻好像立刻活靈活現了起來。以下這些故事書,都是我隨機從家裡的書架上摘選出來的,每本書都有特定的主題,將好品格的觀念和正確的人生態度穿插於其中,透過故事的生動情節先引發孩子的興趣,自然而然地,這些概念就會潛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內心。

好品格書名出版社
誠實《珊珊的月光》巨河
勇敢《我的名字叫國王》格林
謙虛《綠笛》和英
尊重《是蝸牛開始的》三之三文化
分享《手套》遠流
友愛《小莫那上山》台灣英文雜誌社
同情心《看誰在搞鬼》格林
同理心《小貓鬥公雞》格林
自信《做得好,小小熊》上誼
努力《媽媽的紅沙發》三之三文化
負責任《安娜想養一隻狗》上誼
自動自發《花婆婆》三之三文化
團隊合作《沒有聲音的運動會》信誼
關懷《下雨天接爸爸》台灣英文雜誌社
樂觀《叔公的理髮店》三之三文化
助人《陪你一起飛》格林
知足常樂《好一個餿主意》遠流

人生道理何只千百,只要是父母想教孩子的東西,百分之百都會涵括在童書作者的寫作範圍內。現在的出版業非常發達,舉凡我們想教孩子的東西,不論是什麼樣的議題,都能在故事書裡找著。從怎麼鼓勵孩子用小馬桶?為什麼每天都要刷牙?到單親、殘缺、死亡、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,甚至什麼是知足常樂?這些看似較難解釋給小孩聽的人生態度,故事書裡通通都有。

例如,《穿過隧道》這本書的故事,是敘述一對原本不太和睦的兄妹,因為哥哥執意進入一個隧道而變成了一座石頭雕像,結果妹妹勇敢地進了隧道去抱住哥哥冰冷的身體,雕像於是因為妹妹的體溫而漸漸溶解,才救了哥哥一命。整本書裡沒有提到一句「兄弟姐妹要相親相愛」,但透過故事中那種兄妹相依為命的情境描繪,當孩子再三要求我唸這個故事的同時,也等於不費吹灰之力幫助了我,傳達或加強我想教給孩子的道理。

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時,因為對環境還不熟悉,於是和三年級的姐姐相約,每節下課在操場見面一起玩。一天下課回家的路上,姊姊說:「媽媽!今天有一節下課,我幫老師送完東西,正準備走回教室,突然往操場看過去,天氣好熱,好大的操場只有一個人站在中間,仔細一看,竟然是我弟弟。」「我太忙了,忘了要去找他,所以趕快跑過去,摸摸他的頭、親他一下,後來上課鐘響,我們才分開了。」「摸摸頭、親一下」,這好似連續劇的場景,真教人感動這樣親暱的手足之情,也不禁要慨嘆現在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愈來愈多,讓我簡直想去幫社會局拍「鼓勵生孩子」的宣導短片呢。

*故事書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功效
學齡前的孩子,對於同一本故事書可以一唸再唸,毫不厭倦。試想一本故事書一旦說了十遍,就算是再小的孩子,都會知道什麼是對的?什麼是錯的?誰是好孩子?誰不該仿效?大人也就不必再囉嗦一些連自己都不想聽的大道理了。孩子年紀雖小,心思卻是很細密的,我只是不間斷地唸故事書,但孩子大部分的好習慣和好品格,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形成了。

當孩子漸漸大了,開始需要教導他們一些規矩時,很神奇的是,道理我只要說過一次,不用費太多唇舌,兩個孩子就能輕易了解我的話,並且確實地遵守、執行。連我自己都常常不由得暗自讚嘆,這兩個孩子為什麼「這麼受教」!

有一回坐捷運,一個小朋友看見空位,就一屁股坐了上去,完全無視於身旁父母的存在。於是,我趁機簡單地跟當時讀幼稚園中班的兒子講解了一下「禮讓的道理」;沒想到自此以後,如果捷運上只有一個空位時,就會聽到一個小男孩大聲地問:「姐姐要不要坐?媽媽要不要坐?」等我們都搖頭了,才見他不疾不徐地坐下去。他的禮貌,常常會「驚嚇」到其他的乘客。

原文出處【優雅生活館

↓展開全文

Sunday, August 17, 2008

夏日炎炎好讀書

今年暑假請家人從台灣寄了三箱故事書與音樂帶,雖然郵費貴松松,但是絕對值得。

看小羽拿著書,坐在CD Player旁專心聆聽閱讀的模樣,就覺得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。這次我主要是買「風車線上出版社」的書,這家出版社很貼心,很多書籍都有試讀頁和試聽版。我選了「寶寶成長學習繪本」、「小淘氣口袋書」、「睡前五分鐘」、「彩色世界經典童話四冊」和「聰明科學圖畫書」…等,內容包羅萬象,有寓言、有童話、有數學概念、有動物百態、有科學知識、也有生活常識。

而且這幾套書(除了「睡前五分鐘」只有買CD)的文字優美,插圖漂亮,無論是父母念或小孩自己看都很享受。雖然有幾本書是設定給年紀較大的小朋友閱讀,不過書中的圖片活潑有趣,既使小孩讀不懂,但是透過大人口述,仍能從中學習,增廣見聞。

《圖片敘述》
1. 小羽把沙發擺在CD player旁,邊聽邊看故事書的圖片。
2. 哥哥讀書,妹妹搞笑。

↓展開全文

Thursday, August 14, 2008

不用背書包的日子

暑假對親子關係是一大挑戰,少了上學這件事讓孩子消耗精力,讓大人趁機喘口氣,有時挺容易產生摩擦。

我們今年算是先苦後甘,漸入佳境。五月底時,蘇小妹走路仍不穩,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出門較不方便,所以白天的戶外活動多半在社區附近散步、騎腳踏車,等爸爸傍晚下班吃過晚餐後,再開車出去溜達。只是白天在家裡的時間太長,常得想些活動幫孩子打發時間,常常爸爸回家時看到媽媽精疲力盡地攤在沙發上休息。

六月底,小羽開始上夏令營後,我的壓力就減輕許多。早上小羽上學,中午我帶妹妹接他時,讓兄妹倆一起學校的遊樂場玩一會兒再回家洗澡,接著吃中飯,睡午覺,玩耍等爸爸回家。生活比較規律充實,沒有太多等著填滿的空檔,加上妹妹走得越來越好,開始能與其他小朋友玩在一塊兒,所以在假日時,我也嘗試一個人帶他們逛百貨公司,到遊樂場玩耍。

八月初,美好的夏令營結束,又有一個月的空檔。這時蘇小妹已走得很穩,帶兄妹倆出門溜達再也不是難事,而且也不用推推車,因為蘇小妹根本不坐。所以相較於六月比較靜態的活動,八月就比較常開車出門,有時去超級市場或購物中心逛逛,有時和朋友小聚,有時到室內或戶外遊樂場玩耍。

不過小羽還是有些煩躁,幸好下個禮拜就要出門旅行,現在每當小羽心情不好時,我就跟他說:「小羽!再忍耐一下,下禮拜我們就去哪裡玩了耶~好棒呦!」希望藉此提振小羽的精神,其實對媽媽也很有效哩,每次想到即將來臨的旅遊計畫,心情就跟著「噹!」,瞬間亮起來。

《圖片敘述》
小羽學校的美術老師Ms. Carly,這是她在這裡的最後一堂課,所以請她和小羽拍照留念。

↓展開全文

Monday, August 11, 2008

天生的模特兒

蘇小羽從小就很可愛,但是他是純真的可愛。蘇小妹不太一樣,她同其他小女生般,小小年紀就知道如何運用女性魅力。

話說,有次我們到Lusia家作客,蘇小妹爬到沙發上後,非常舒服地躺在靠枕上。剛買IPhone的Lusia見蘇小妹模樣可愛,便拿起手機幫妹妹拍照。

「來,蘇小妹,看這邊。」

蘇小妹靜靜地看著Lusia幾秒後,開始擺出第一個撩人姿勢:抬起右腿,用手從小腿摸往大腿。哇!爸媽見狀嚇一大跳,我們沒教這個啊,蘇小妹上哪兒學的?可惜蘇小妹這張性感處女照因為尿布曝光所以刪除。

接著Lusia又叫蘇小妹看鏡頭,蘇小妹宛如專業模特兒般,眼神專注,表情泰然,只見她嘴唇微開,身子稍側,右手伸向大腿後,完成第二個姿勢,從容地讓Lusia拍照。

哇哇哇!女兒很有潛力耶!媽媽腦海中開始閃過各種當星媽的明星夢。

這時旁邊大人開始出主意:「妹妹,撥頭髮~」妹妹微笑得將頭髮往後一撥,「妹妹,裝可愛!」妹妹配合得擺手側頭,厚,這些都是她爸平常教的啦。蘇小妹從頭到尾都很專注,沒有笑場,沒有不安,有時可能是大人的反應太熱烈,讓她有些疑惑時,她也沒有吵著要媽媽,只是邊吃手邊捲頭髮(她自己安撫情緒的方式),然後靜靜觀察大人。

Lusia當晚便把照片傳來給我們,還將蘇小妹的經典照片設為自己IPhone的桌面,讓爸媽感到非常榮幸,後來便請Lusia當蘇小妹的乾媽。雖然蘇小妹還不懂乾女兒的意思,但是等她長大後,應該很高興有個這麼漂亮溫柔的乾媽吧~

《圖片敘述》
1. 渾然天成,不用旁人指點就能擺出自然不做作的專業姿勢。
2. 邊吃手邊捲頭髮邊觀察大人
3. 小羽耍帥(搞笑?)

↓展開全文

Sunday, August 10, 2008

【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】 故事書V.S.大能力(下)

【內容摘錄自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》一書,時報文化出版,汪培珽著】

*邏輯能力
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兒童書店裡那些還不會讀字、只是靠著繪圖,就能一本書接一本書看了起來的孩子們;他們是根據繪圖中的前因後果,再加上自己的邏輯推論,而完成「讀書」的動作。這就像是「看圖說故事」,看的圖愈多、說的故事愈廣,邏輯推理的能力自然就更得以發展。

推薦書目:《爺爺一定有辦法》、《三隻小狼和大壞豬》、《公主的月亮》

*機智能力
「遇上問題的臨場反應」關係著人的機智能力,但是在孩子單純的生活中,並不會真的經常上演這些需要機智反應的情節。不過,故事書中倒是有很多「不知道怎麼辦才好?」的處境呈現在孩子面前,透過每個作者的穿針引線、旁敲側擊或抽絲剝繭,終究會出現一個令人莞爾或豁然開朗的答案;而這些故事主人翁的機智反應,讓孩子彷彿也身歷其境地走完了這些過程。孩子是需要啟發的,機智能力當然也不例外。

推薦書目:《阿文的小毯子》、《聰明的小烏龜》、《看誰在搞鬼》

*幽默感
我不知道學理上所謂的「大能力」,有沒有包括「幽默感」在內,但這卻是我個人偏愛的特質,我希望自己是個充滿幽默感的人,也喜歡和有幽默感的人在一起。其實,絕大多數的人遇上幽默感,應該都是愉悅而開心的,它可以拉近距離、緩和衝突、化解尷尬,使自己和別人都得到精神上的積極慰藉。兒童故事書裡的幽默感,多得不勝枚舉,不論用字遣詞、故事結局都是如此,甚至光是繪圖,也可以蘊含著無限的幽默感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:一隻母雞邊跑邊生蛋,而且蛋還朝空中飛去;我也還清楚地記得,孩子指著這隻天不怕地不怕的母雞,笑得東倒西歪、樂不可支的模樣。

這些從故事書中自然浮現出來的幽默情境,並不是日常生活裡所能遇到的、更不是一些搞笑卡通所能提供的。要讓三歲小孩體會真正的幽默感並不容易,但舉手可得的故事書裡卻處處得見,而且常常幽默到連我這個大人讀起來都拍案叫絕,不得不發出讚嘆之聲呢。

我喜歡稱這些幽默故事為孩子版的「心靈雞湯」,不論是逗出孩子的哈哈大笑或淺淺微笑,好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接觸到它們;如果讓孩子的童年錯過了這些書,也確實太可惜了。
推薦書目:《我不知道我是誰》、《有趣的小婦人》、《明鑼移山》

認知科學學者洪蘭在其著作《講理就好》中,曾經對智慧下了新的定義—在新的環境中適應新情境的能力。

這讓我聯想到女兒升小學一年級的暑假,我們曾到美國探親,於是就順便想送一路讀美語幼稚園上來的女兒到當地學校體驗一下。第一天進入美國學校之前,我什麼話也沒對她說,她也什麼事都沒問我,只見行政人員帶她進入一間教室,隨後全班就被帶到體育館自由活動。其實,我當然暗自擔心她在學校第一天,新環境加上新朋友,會不會放學後就告訴我明天不想再去了呢?

學校規定下午四點到六點是接孩子的時間,我於是四點一到就急急趕去,沒想到她卻是滿面笑容,第一句話就對我說:「媽媽,妳明天可不可以六點再來接我?」我真的很驚訝,她的適應力怎麼會這麼好?因為她並不算是個非常外向的孩子。

當然,適應力好壞的成因不會只有一種,但不是有人說「打開一本書,就打開了一個世界」嗎?她既然看過了千百個世界,只是再多經歷一個,又怎麼會難適應呢!

原文出處【優雅生活館


↓展開全文

Saturday, August 9, 2008

體貼的蘇小羽

阿炮上禮拜五時打球拉傷肩膀,禮拜六整天貼著膠帶休養。

隔幾天,小羽上完廁所後,爸爸打開水龍頭預備幫他洗屁股,只聽見小羽認真問:「爸爸,你不是受傷嗎?為什麼還要幫我洗屁股嗎?」爸爸跟小羽說沒關係,小羽仍然很不放心,再次確認:「可是你不是受傷嗎?」爸爸感動地跟小羽說:「沒關係,因為爸爸很愛你,以後你也要很愛爸爸,好不好?」小羽點頭答應。

再隔一兩天,小羽愛上玩「去海邊」的假想遊戲(這是暗示爸媽該帶他去海灘嗎?)。他把睡袋鋪平,假裝是沙灘和海水,接著拿起小背包,假裝整理了零食、蓋沙堡的工具和擦身體的毛巾,然後開始招呼大家,也就是媽媽:「馬麻!要去海邊了喔!來海邊玩吧!」

媽媽當時在電腦前裝死:「你跟妹妹玩就好了,媽媽想休息。」沒想到小羽回:「媽媽~我幫你在這邊準備電腦了,你可以來海邊邊休息邊玩電腦噢。」媽媽聞畢非常不好意思,趕緊起身到客廳,只見小羽已在沙發上擺了他們的迷你英文學習機:「登登!這是你的電腦。」媽媽點頭稱是,立刻坐下來享受兒子一手打造的陽光、空氣、沙與水。

《圖片敘述》
1. 愛玩Lego的小羽打量自己裝的機器人,認真思考下一步。
2. 完成後非常開心。

↓展開全文

Thursday, August 7, 2008

入戲的蘇小妹

前天小羽看「變形金剛拿斧頭」(亦即變形金剛的卡通)時,蘇小妹來電腦前面找我。

當時我正在整理部落格,所以就點網誌中的影片給她看。蘇小妹看得相當入神,看到影片裡的爸爸問「好不好」時?明明拍攝時都不甩爸爸的她,現在反而「ㄠ\/」聲連連,還點頭如搗蒜拼命附和。

看到哥哥穿著鋼鐵衣跟她邊散步邊唱「Ironman的登登,Ironman的登登…」時,她笑得合不攏嘴。

最後,我們看到「嗚…不要罵我啦…」。蘇小妹見到影片裡的她被爸爸罵後哭得好傷心,竟然悲從中來,跟著影片裡的自己一起抱著媽媽嚎啕大哭。

媽媽趕緊關掉影片,抱女兒離開現場,並拿起電話打給爸爸報告這件事。原本冷靜下來的蘇小妹聽到電話中的爸爸聲音後,還特別哭幾聲以示抗議。蘇小羽則照例,聽到妹妹的哭聲後立刻趕來關切,不過他發現是影片後立刻解除警報,轉過身來對妹妹說:「美眉,不要吃Lego喔。」

《圖片敘述》自己穿上盔甲的蘇小妹:我是Iron美眉,砰砰砰。」

↓展開全文

Monday, August 4, 2008

小羽的課外活動










小羽從三歲半時開始上足球課,至今快一年了。


之前上「幼幼班」時沒教什麼規則,玩耍成分居多。小羽上了一陣子後,偶而會隨爸爸一起去找同事踢球,爸爸說小羽跟大人在一起時,踢得有模有樣,看來爸爸陪孩子上課的青春沒有白費,學費沒有白繳。

現在兒子改上「兒童初級班」後,教練開始教規則和踢法,下課前十分鐘還分組比賽。爸爸說小羽常跑在後面喊道:「Give me the ball~~give me the ball~~~~」結果當然沒有人理他,氣得小羽下最後通牒:「Give me the BALL, RIGHT NOW!

哈哈!小羽,在球場是講實力的,想要球就得憑真本事~光講是沒用的哩~。

《圖片敘述》
1. 看我奮力一踢!(用力到眼睛都瞇起來了)
2. 小朋友聽課時的人生百態,蹲的蹲,站的站,還有人跪下來耶。

↓展開全文

Sunday, August 3, 2008

【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】故事書V.S.大能力(上)

【內容摘錄自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》一書,時報文化出版,汪培珽著】

自從女兒上了小學,開始對友誼非常重視。一回接她放學時,發現她的表情和平常不大一樣,追問之下,她才說起當天因為重新換座位,而新交了一個朋友小佩,但她原本的好朋友阿真卻要求女兒不要跟小佩玩,甚至要求另一個同學不要跟女兒說話。看得出來女兒的心情非常沮喪,不斷質疑著「為什麼大家不能一起當好朋友?」我於是趁勢拉著女兒到了住家附近的公園,想要安慰她一番。

我說:「妳知不知道,阿真為什麼不喜歡妳跟小佩在一起玩?」

女兒不解地說:「不知道,而且小佩也很好啊!」

我說:「有沒有可能是阿真太喜歡妳了?所以她看妳交了新朋友,怕妳被別人搶走,才不小心對妳說了些不好聽的話?」

女兒若有所思地想著,我又說:「說不定明天她們就忘了這件事,又會跟妳一起玩了。」

說實在的,當時我只是想跟女兒聊聊天,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她「在不拋棄新朋友的前提下,又能挽回好朋友的友誼」。但是到了第二天去接她放學時,從她的表情來看,我就知道一切都沒事了。原來,她用剛學的注音符號,寫了一封信給阿真:

親愛的阿真:
我喜歡妳,我可以跟妳玩嗎?
P.S.不是只有跟我玩,也跟小佩一起玩。

「自己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難題」,這不是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,很需要的一種能力嗎?有愈來愈多定名為「如何培養孩子的大能力」、「小小孩大能力」之類的書籍出版,也吸引了不少父母的目光;而所謂的「大能力」,則意指考試是否名列前茅、日常生活能否自理之外的其他能力,舉凡想像力、思考力、觀察力、推理邏輯能力、機智反應..等都在此列。

這些無形的東西或許無法直接幫助我們的孩子「考高分」,卻可能在未來面對種種人生關卡時,幫助他們更有智慧地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,少走一些冤枉路;孩子的人生也可能因為這些能力的發揮,而變得更加精采。

如果孩子的好品格能夠透過「說故事」而潛移默化地傳承給孩子,那麼故事書是否也能啟發孩子去發展抽象的「大能力」呢?

*想像力

故事書裡的插圖,只是內容大綱的展現,而文字描寫的細節場景,就要靠孩子自己去想像。而且繪圖雖然是靜止的,但透過文字的朗讀,在孩子腦袋中的畫面,則會有如電影般是不斷活動、流轉的。加上孩子自我想像力的發揮,他們每次構思的畫面,都可以有所變化、永遠不會相同。

推薦書目:《小真的長頭髮》、《卡夫卡變蟲記》、《哈拉老爹說故事》

*思考力

基本上,兒童故事是由「為什麼」組成的,即使是平鋪直敘的文字,對孩子小小的心靈來說,也可能充滿新奇疑問—「三隻小豬為什麼長大以後要搬出去自己住?」「小紅帽從大野狼的肚子裡出來,為什麼還是活的?」
孩子的好奇程度,超乎大人的想像,而故事書裡的「為什麼」,正好滿足了孩子熱愛探索世界的好奇心,也給了孩子更多思考的機會。有時候,故事書只是父母與子女互動的媒介,即使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許已超出父母馬上能解釋的知識範圍,但這一來一往的討論,更能激發孩子的思考潛能。

推薦書目:《哈利的花毛衣》、《想生金蛋的母雞》、《小貓逗公雞》

*觀察力

故事書的繪圖簡單時,可以訓練孩子的想像力;繪圖複雜時,則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力。而且,透過一次又一次重複地閱讀,孩子對繪本的觀察力也會愈來愈仔細,甚至能夠發現繪圖中的錯誤或不合理之處。
往往當唸故事書的大人都已經被複雜的情節弄得暈頭轉向時,孩子卻可以對故事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、沒有一點混淆。故事中的角色如果太多,孩子則會透過觀察衣著、造型等,去自行比對前後出現的人物。有時當故事已接近尾聲,孩子便會像發現新大陸似地,要求翻到書的前面部分,去印證他們之前對故事的疑問。

推薦書目:《巫婆與黑貓》、《家》、《貝克的紐約》

原文出處【優雅生活館

↓展開全文

Friday, August 1, 2008

這就是「女大不中留」嗎?

每次我們問妹妹事情時,她總是甜甜地回答「ㄠ\/」,讓我們決心要攝影留念。

可惜事與願違,有些事情你越強求越不可能達成。上次從Costco回來後,爸爸拿著相機試圖捕捉妹妹點頭說好的畫面,沒想到妹妹的回應竟然如此調皮,最後還很有主見地丟下爸爸一走了之。


《Part 1》
爸爸找蘇小妹去客廳,忙著盤點的蘇小妹一邊回應一邊繼續做手邊的事。



《Part 2》
爸爸叫妹妹過來秀秀,結果妹妹一下子裝可愛,一下子又害羞地躲來閃去。



《Part 3》
爸爸又再叫妹妹不要長大~平日溫柔聽話的妹妹竟然發起牢騷,接著頭也不回起身離開,用行動明志:老爸您早點死了這條心吧。



《圖片敘述》
穿著哥哥T-Shirt的蘇小妹

↓展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