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October 20, 2008

【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】每一本書,都是父母給孩子「愛的庫存」

【內容摘錄自《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》一書,時報文化出版,汪培珽著】

孩子還小的時候,我總愛讓他們坐在腿上,我會一邊熱情擁抱他們,一邊不疾不徐唸著一個又一個故事。有一回,已經讀小一的兒子依偎在我身旁聽故事,我突然像是想起什麼地對他說:「咦!你還記得小時候,姐姐去上學以後,你總是坐在我腿上聽故事嗎?」

然後他便立刻跳到我腿上,想要重溫小時候的甜蜜時光。只是「歲月不饒人」,小一的兒子即使個子並不特別高大,但他的頭就是會硬生生擋在故事書前面,讓我唸起來挺彆扭的,但我們倆都捨不得離開這份溫暖回憶,就還是這樣把故事書給唸完了。

如果幫孩子唸故事書是「愛的時間」,以一天一本來計算就好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三年就是一千本;這一千本相當於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時間,也就是父母給孩子「愛的庫存」。

*請和孩子眼望眼、心貼心地互動交流
我們常有機會聽到父母對子女的抱怨或無奈:「這孩子很不聽話,我好說歹說,他老是當耳邊風,根本管不動!」「老師對這孩子很頭痛,我也是威脅利誘、用盡各種方法,為什麼他還是我行我素呢?」

問題的根源,可能不在於孩子聽不聽父母的話,而是父母平時和子女的對話與交集都是哪些內容。如果親子之間不交集則已,只要一有交集,不是催促、就是責罵或抱怨;即使是和善的父母,也常因生活步調太過快速,和子女的溝通慢慢只剩下日常生活的對話,這樣又如何能苛求孩子和父母心靈相通,並且感受到父母的溫暖關愛呢?

當孩子興高采烈告訴我們一件事時,我們可能正想著公司的業績數字;當孩子很有自信地拿剛完成的圖畫與我們分享時,我們可能正在洗碗。現代的父母已經愈來愈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,雖然不至於會說什麼「好煩,走開!」之類的話,卻可能不自覺地用「嗯!啊!」應付孩子,不然就是用一句「等一下」堵死一切。

我們也不是故意不理孩子,但是「等一下」的結果,常常就變成了「不了了之」。日復一日,親子之間真正的交心互動少之又少、甚至沒有,卻從來沒有人發現,「愛的庫存」在教育功能上的重要性。

我家先生的工作非常忙碌,根本是朝九晚九,雖然他是個愛孩子的好爸爸,只要一放假總是以孩子為重,開車帶孩子到處玩,但有一回我還是提醒他與孩子的互動太少了,這當然招來了他的抗議。我說:「你雖然陪著他們,但是在家裡時,你就像個活動家具;出門去玩,又變成了開車的司機。仔細想想,孩子已經九歲了,你真正放下工作與雜務,靜靜和孩子眼望眼、心貼心互動交談的時間,到底有多少?」你和孩子應該要一起下盤棋、一起騎車去兜風,而不是他拼圖,你在旁邊看報紙;他騎車,你還是在旁邊看報紙。


*「愛的庫存」愈多,孩子也愈容易受教
如果父母能藉由唸故事書,慢慢累積這些「愛的庫存」,在短短兩、三年之間,或許還感覺不到它對教育子女的影響力,但等到有一天,我們要在生活中教導孩子規矩、或是設下父母的規範時,就會發現我們給孩子愛的庫存愈多,孩子就愈容易受教。

當我要為孩子立下規矩時—早上自己起床、自動寫完功課、每餐吃青菜、飯前不吃零食、在7-11不買玩具、不看電視、不玩電玩〈可憐的孩子,族繁不及備載〉…,不只是毫不費力,而且他們願意遵守的程度,甚至超過我的想像。

孩子犯錯當然是難免的,但不管錯誤大小,道理只要解釋過一次、甚至不用說第二次,他們就不會再犯了。「我輕輕地說,他們重重地聽」,不用威脅、不用利誘,孩子卻不會將我的話當耳邊風,其中的關鍵原因是什麼?就是「愛的庫存」。

別以為這些愛的庫存得浪費我們好多時間去累積;這些一點一滴的愛,孩子都會感受於心,而且一定會在某方面回報給我們。

愛孩子的方式很多,親吻、擁抱、買玩具、吃大餐、出國渡假...;但是,千萬不要錯過唸故事書給孩子聽,因為它同時兼顧了關愛和教育的功能,這是對孩子最重要的兩件事,卻可以透過唸故事書達到一舉兩得的雙重效果。愛孩子的父母們,有誰願意錯過它呢!

原文出處【優雅生活館

No comments: